上海到了如今这个份儿上,是谁都想不到的。别的城市,比如比较落后的东北地区的城市,类似长春、哈尔滨,或者是西南边陲的瑞丽、百色,这样的地方封城后如果发生种种乱象,那更容易被公众接受。贫困省份,体制僵化,云云。

但上海,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上海,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甚至比同期封城的长春和吉林要更为混乱和致命。

我是长春人,我父亲那边的亲属有一些在上海,故而两地封城我几乎在时刻关注。长春被封了一个月,也是十分煎熬的,在封城期间,也有不少就医难、买菜难的问题,但毕竟不是全市性的。而上海的情况可谓就医难、买菜难问题全市遍地开花。更要命的是,由于感染人数过多,阳性和未感染人群无法有效隔离,造成了大规模的社区传播。没想到长春这样一个长期被诟病为执政能力僵化的东北二线城市,由于封城封得早,病例并不是太多,大大降低了维持民生的难度,竟然同上海相比还有些出彩了。起码现在大部分长春人现在可以吃着八十元团购菜盼着解封,而上海则依旧处于混沌中,有些小区甚至几近人道主义灾难。

上海出现这样的问题,有很多因素,但政府的执政不力要排第一号,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没有担当。政府没有担当,那就好比打仗时将领临阵退缩,士兵们一开始就算再辛苦再振奋,到后面也逐渐士气渐无,最终的结局无非是撤退或者投降。

对奥密克戎这样的高传染率、低重症率的新冠病毒来说,要如何防治,封城是否是如今唯一的办法,各地的防治办、疾控的工作方式方法要如何改善,希望国家层面进行了讨论和论证。不少人,包括我的父母,都认为封城级别的管控是没有必要的。我父母是六十岁左右的老人,都打了三针科兴疫苗,即使感染奥密克戎,重症的可能也微乎其微,而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吉林省的春耕快要开始的时候,却被封在家中,没法像往年一样去乡村的实验点,确实令他们比较郁闷。我相对赞同我父母的观点,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对于耕地红线的理解显然更为透彻、更为贴近现实,可以说他们是了解吉林省广大农村每一寸土地的专家,都对全市封城防控有着如此的看法,那说明同他们类似年纪和背景的不少六零后应当秉持类似的想法。本质上来说,提高疫苗接种率,摒弃地方上的过度防控,逐步开放,才是面对奥密克戎的正确方式。

但长春现在并不是全国的焦点,毕竟“封得也差不多了”,解除封城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上海才是令全中国老百姓都跟着着急痛心的地方。

上海目前集中的问题是:疫情传播的速度要远大于方舱容纳的速度,医疗承受能力远小于需要医疗救助的群众的需求,买菜困到导致吃饭难。这三个问题看似并列,其实第一个问题是后两个问题的根源。

我的一些同学,包括微博上关注的一些博主,对上海的现状都感到悲观,尤其是人在上海的同学,每天都如同煎熬一般,我甚至觉得他们目前的心理状态可能比基辅的民众还要差。

人,在饿着肚子面对未知的时候,是最沮丧的。

上海的问题,能否解决,要怎么解决,很多人都出计献策,当地人在呼吁,外地的网友也在出主意,但不少”办法“,实行起来有困难,甚至会产生更大的误解和问题。

首先,最根本的问题,现在上海能解封吗?

答案是,不能,坚决不能。被困在上海的民众,尤其是比较年轻的民众,已经对封城抗疫产生了抵触,解封了起码有饭吃,这样的想法是很有诱惑力的。可如果上海解封了,那就会对全国各地,尤其是同样富庶的江浙邻居们造成大量的疫情蔓延,先不要说其他省市的态度,光是问问南京、苏州和扬州同不同意,我相信就算是上海市的大众,也可以给出否定的答案。

为什么?奥密克戎目前到底严不严重,致死率高不高,为什么还要采取”清零“的政策,”共存“行不行,这些问题都应该得到科学的答案,并不仅仅是防疫科学,也需要从社会科学和政治科学方面,寻找一个合适的最优解。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如果我国目前立刻全面开放,那么以奥密克戎的传播能力,迅速感染十分之一的人口不是梦,甚至是小case。这种情况在医疗欠发达且无分诊制度的我国可能造成什么后果,可以看看这个知乎答案。事实上在比我国人均医疗资源丰富几倍的欧美国家,乃至韩国日本,由于奥密克戎传播过快造成的医疗挤兑都已经出现过,或者正在进行中(参考韩国)。如果真到那一天,绝不会是开放以后万事大吉,而是依旧会产生一系列的次生问题。西方国家已经把这些问题趟过一遍,才到达了如今似乎”放开了到处浪“的局面,我们固然可以羡慕它们现在的”自由“,但自由的代价,那些国家已经付过了,甚至正在付。然而我们的国家也要付出一样的代价吗?有没有不付出这样的代价,也稍微”不自由“一些,但比动辄封城的做法更”自由“一点儿的解决方案,是我个人非常希望从国家层面看到的转变。这是需要政治智慧的,我非常反感微博上那些对抗疫方式动辄阴谋论、文革论的人,有这样的想法的人,移民未必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选择一个可以共处的政治环境,对自己的身心也有好处。

说回到上海,现在方舱的建设能力和收治能力,都赶不上新冠的传播速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国家继续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要么需要另辟蹊径。我个人观点是,与其把阳性患者耗费大量精力拉到条件简陋的方舱,不如使其居家隔离。很多人都会提到气溶胶传播的可能,这不是没有,但奥密克戎的症状确实绝大部分都不需要医疗干预,那么最快的情况下,即使一个单元都感染了,重症数量也不会很高。这样可以把建设方舱、管理方舱的行政资源转移到最后一公里的食物和民生用品分发上。对这样有阳性病例的单元,核酸检测也没有必要一日一做,奥密克戎的特点是来得快,给单元内的每一户分发抗原,并通过通讯手段对楼内情况进行密切监测以防有转化为重症的患者即可。这绝不是普通条件下的最优解,但我个人认为是可以缓解目前上海市社区人力资源和医疗资源紧缺的”勉强为之“的办法。

然而这样做的最大阻碍,其实来自于上海市民本身。微博上流传很广的问题:如果你感染了奥密克戎怎么办?如果你的邻居感染了奥密克戎怎么办?对前者,回答都是希望居家隔离,对后者,回答却都是希望邻居去方舱。这就是人性的吊轨之处吧。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用强力的行政干预解决,粗暴一点地说,如果邻居感染了,就原地在家隔离,你也没什么办法是不是?

这个临时的解决方案,放弃大规模核酸检测和溯源,放弃彻底隔离阳性病例,一定会造成新冠病例增长(社区传播),且短期内无法清零,但释放出来的资源,用在保障更危急的医疗需求,本质上是西方国家采取的所谓”压平曲线“的方式。不得已而为之,乱世之法,而已。

人是无法预测未来的,在美国的民众不知道2024年川普会不会卷土重来,在欧洲的民众不知道俄乌战争要怎么结束,在我国的民众也不知道新冠什么时候会消除。但有一点,很废话的一点,即使美国分裂,即使俄罗斯扔核弹,即使奥密克戎大杀特杀,一个健康的、居住在中国的中国人,还是有很大几率安全地活到七八十岁的。短暂地悲观,长期地乐观,活得轻松一些。